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宣告中国“ 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民法典事关人民群众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民群众的“权利宣言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人民法院审理民商事案件的基本法律依据。为编纂好、宣传好、贯彻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民法典编纂的重要参与单位,专门成立了“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编纂研究与贯彻实施工作小组”,全面参与民法典编纂研究,全面承担人民法院民法典贯彻实施、相关司法解释废、改、立等工作。
民法典颁布后,做好民法典的贯彻实施工作,是人民法院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特别是民法典施行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九部法律同时废止,最高人民法院此前颁布的与.上述九部法律有关的司法解释,有不少内容已被民法典吸收,但有的规定已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原立法基础,或者与民法典的规定不符合,甚至产生冲突。因此,在相关司法解释未进行系统清理并制定新的民法典适用司法解释之前,需要在全国法院进行统一系统的培训,以及时统一裁判尺度, 确保民法典的正确适用。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编纂研究与贯彻实施工作小组组织本院参与立法工作的同志和各民事审判庭室的资深法官,按民法典各编分工合作,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理解与适用》系列丛书。该系列丛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书稿质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参与编写的均为相关专业审判领域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和庭室领导,并由承担民法典各编编纂研究的审判业务庭室审核、统稿,确保书稿质量。
二、注重与审判实践结合,突出实用性,将新增、修改以及有争议条文作为重点,全面展现民法典立法本意,为有关实务疑难问题提供裁判路径指导。 三、注重以案释法,结合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典型案例,正确适用民法典条文,确保全国法院裁判尺度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