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要对社会分配法给予一个全景的认识。这其中,重在实践路向,即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的解决从法治的角度提供一条明晰的路向,明确社会分配法调整分配关系的路径、方法、机制,理出社会分配法的制度体系,确立社会分配法制建设的总体思路并完善相关法制。为此,本书主要探讨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回答什么是社会分配以及什么是法学意义上的分配;二是如何基于多学科的分析视野为社会分配法寻求理论基础;三是如何确立社会分配法调整分配关系的路径、方法和机制;四是对社会分配法的制度体系应作出怎样的规划;五是如何把握我国现阶段社会分配不公的复杂状况;六是如何确立我国社会分配法制建设的理路;七是对我国社会分配法律制度应作出怎样的检讨和完善;八是如何从法制建设入手解决我国农村社会分配的不公这个重要而特殊的问题。本书对我国社会分配法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法规制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中央经济政策的地方执行研究 ——以招商引资为例 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研究 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研究 ——基于社会演化的考察 当代中国税法理念转型研究 ——从依法治税到税收法治 社会分配法研究
(一)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代表与表达机制 (二)社会整体利益的参与机制 (三)公益诉讼机制
第七章我国社会分配法制的完善 一、初次分配层面的法制完善:以收入的公平获得为中心 (一)以工资为中心的相关制度完善 (二)公平收入分配环境的营造:以国企定位的制度完善为中心 (三)以实现公平税负为中心的相关制度完善 二、再分配层面的法制完善:以民主财政的实现为中心 (一)民主财政之于再分配的意义 (二)实现民主财政的制度完善 三、第三次分配层面的法制完善:以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为中心 (一)难以回归民间——慈善事业发展之体制、制度障碍 (二)促进慈善事业回归民间的制度完善 四、重要领域利益分配的法制完善:以房地产利益的公平分享为中心 (一)高房价是影响当前房地产利益公平分享的核心问题 (二)高房价问题的制度解决之道
第八章我国农村社会分配法制的完善 一、农村社会分配问题的考察和检讨 (一)考察的维度 (二)原因检讨 二、农村社会分配关系法律调整的理性思考 (一)农村社会分配关系法律调整的积极作用 (二)农村社会分配关系法律调整的局限性 三、农村社会分配法制完善的总体思考 (一)几种重要关系的处理 (二)理念:以农民为本——尊重农民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 (三)核心:赋予农民应有的权利 四、农村社会分配法制完善的具体方面 (一)农村社会分配环境的法制营造 (二)农村社会初次分配的法制完善 (三)农村社会再分配的法制完善
结语:最需要的是良知和勇气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