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书分类 > 考试类 > 2014年司法考试众合名师通关笔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
 |
★ 这是一堂活的课堂的笔记 ★ 这是一本名师亲手为你书写的笔记 ★ 这是一套司考通关必备的笔记 购买此书者,可免费获取价值888元的配套视频,名师面授,精彩不容错过。 视频获取方式:发送邮件至kaoshi@lawpress.com.cn索取云盘密码下载即可。 1.内容减负。脱胎于第一手讲义,体系清晰,内容精练,相较于传统讲义类图书内容有大幅缩减,这是本书的最大特点。 2.重点突出。在讲义的系统条框基础上,加入作者的授课精华,有针对性地剖析重点考点,、指点考生如何记忆,化繁为简。 3.个人特点鲜明。内容完全贴近老师讲课风格、,突出各位作者自身的特点和擅长的讲解方向、授课方法。 4.栏目灵活,可读性强。内容尽量避免平铺直叙,多采用案例举例、图表(流程图)、演练真题等灵活的形式,易读好记。 五、合同债权保全(2个)() 六、合同的变更(1个)() 七、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1个)() 八、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1个)() 九、违约责任(1个)() 十、保证合同(1个)() 十一、买卖合同(3个)() 十二、赠与合同(1个)() 十三、借款合同(1个)() 十四、租赁合同(2个)() 十五、承揽合同(1个)() 十六、建设工程合同(1个)() 十七、技术合同(1个)() 十八、保管合同(1个)() 十九、运输合同(1个)() 二十、行纪合同(1个)() 二十一、委托合同(1个)() 商法(共11个案例)() 2009—2013年案例考点分布() 考查特点及解题规律() 一、公司的设立(2个)() 二、公司的组织结构(2个)() 三、公司的股份发行与转让(1个)() 四、公司合并、分立、增资、清算等重大 变化(3个)() 五、其他(3个)()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共26个案例)() 2009—2013年案例考点分布() 考查特点及解题规律() 一、总论(5个)() 二、证据制度(3个)() 三、一审程序(3个)() 四、二审程序(2个)() 五、特别程序(2个)() 六、审判监督程序(4个)() 七、执行程序(3个)() 八、仲裁(3个)() 九、涉外民事诉讼(1个)()
前言
司法考试试卷四是历年考试综合性最强的一卷,也是让广大考生最感无从下手的一卷。据统计,每年试卷四的平均得分只有70分左右。案例题的命题方向是什么、该如何审查、应怎样解答,很多考生往往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考生甚至一见到案例题就生畏,一做到案例卷就发懵。 针对广大考生在案例题方面的种种不解,有必要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命题思路上,案例题并不求怪求新,通常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法律纷争为基本素材。由此,案例题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旁手边,所不同的是,在命题时对这些具体法律纷争进行了一定的加工提炼,删除一些无关情节,加入一些干扰性法律关系。从这个角度看,要做到充分准备第四卷,有必要养成经常以法律思维分析生活中具体法律纷争的良好习惯,这会为有效应对案例题打下坚实的素材基础。 第二,在知识点分布上,案例题并不求偏求深,考点一般都是部门法的重要知识点。这一点首先表现在部门法案例题数量的分布上——重要部门法的地位异常凸显。一般而言,第四卷案例每年为6题左右,民法1题(以合同法为主),刑法1题,民诉、刑诉、行政法各1题,商法1题(一般为公司法)。其次,各部门法具体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是该部门法最重要的知识点。无论是民法、刑法,民诉、刑诉,还是行政法、商法,概莫能外。因此,只要重要部门法及部门法重要知识点掌握得扎实,就为突破案例题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第三,在命题方式上,案例题有综合性愈来愈强之势。比如民法,往往既涉及民法通则、合同法,又涉及物权法、侵权法、担保法;比如民事诉讼法,一道题涉及的法律规定往往覆盖民事程序法的各个部分,不仅在纵向上考查从管辖到当事人的确定再到审判程序甚至执行程序,在横向上还可能涉及诉讼与仲裁的关系、诉讼中的非诉案件程序以及涉外民事诉讼的法律适用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部门法知识仅有直观的、局部的、零碎的表象记忆而缺少深层次、系统的、全面的理解,解答案例势必心有余而力不足。 基于司法考试案例题的上述特点,我们编写了本书,以帮助广大考生在思路、方法、技巧上取得较大进步,实现高分突破。本书的特点如下: 1解密。本书从分析各部门法案例题的出题方向、出题特点、总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出发,通过系统训练,引导广大考生学会从命题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到知己知彼,准确应答。 2全新。本书的案例全部都是新而典型的。之所以如此,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强它的实战性,新题会给考生新的启示和新的思考,新题能让考生得到切切实实的锻炼;二是突出案例题考查的方向性,重要的部门法多设计题,次要的部门法少设计题,不重要的部门法不设计题,通过这样的设计告诉考生一个明确的案例复习方向。 为了达到高效训练的目的,我们对本书的体例也作出了更符合部门法知识体系与考试要求的编排: 1以部门法为单位,在每一部门法项下首先介绍该部门法案例的考查方向以及适合本部门法案例的解析技巧,然后给出案例。这些案例既包含传统的直接设问型案例,也包括新类型的综合分析型案例。 2在案例讲解时,先给出正确答案,然后是法理透析,最后结合解题技巧作进一步分析,使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提高应试能力。答案部分,做到简练、准确,同时加以适当的论理说明;法理透析部分,目的是使广大考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解题技巧部分,主要是一种方法性的引领,启迪具体的解题思路,帮助大家把握解题要领。 本书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和读者朋友批评指正。使用本书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大家关注新浪微博“张能宝真题”,进行讨论交流。 张能宝
|
 |
相关图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