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书分类 > 群众路线 > 资产收益扶贫的实践探索 |
 |
 作者简介:
汪三贵,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银行等多个 机构咨询专家。 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出版学术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荣获第四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和 扶贫办首届“友成扶贫科研成果奖”。被 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全国扶贫开发 个人。
内容提要:
汪三贵主编的《资产收益扶贫的实践探索(全国扶贫教育培训教材)》在对各地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出发,对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索。
......
目录:
序
第一章 资产收益扶贫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一、资产收益扶贫的定义
二、资产扶贫的基本理论
三、资产收益扶贫的基本原则
(一)受益度与参与度并重
(二)安全性、稳定性与回报率并重
(三)强调金融参与和资金整合
第二章 资产收益扶贫的资产类型
一、自然资源
(一)光伏
(二)水电和矿产资源
(三)旅游资源
二、农户和村集体自有资源或权益
(一)土地资源
(二)村集体或农户所有的房屋或宅基地
三、扶贫或其他资金直接投资
(一)不涉及购买或建设等环节的资金直接投资
(二)投资理财
四、扶贫或其他资金投资形成生产设施和不动产
第三章 资产收益扶贫的对象和受益机制
一、受益对象
(一)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失能和弱能贫困户
(二)一般农户
(三)村集体和村民小组
二、受益模式
(一)直接受益
(二)间接受益
三、主要机制
(一)风险兜底机制
(二)动态调整机制
(三)收益监督机制
第四章 资产收益扶贫的适用条件
一、农业产业化资产收益扶贫项目
二、自然资源类资产收益扶贫项目
三、投资类资产收益扶贫项目
第五章 资产收益扶贫的主要作用
一、对失能和弱能贫困人口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避开农户短板,减少生产决策
三、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改善福利实现方式
四、高效的到户模式和资产积累方式
(一)重点在扶贫效率到户,不强调资金到户
(二)通过赋予贫困户财产权和发展权实现持久脱贫
五、有利于资金整合,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提高贫困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度
七、有利于增强贫困村集体积累和经营性收益
八、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社会扶贫方式
第六章 资产收益扶贫效果评价
一、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原则
...... |
 |
相关图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