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清明上河图》 作者:宋方金 著 定价:38 开本:16k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书号:9787500868972 内容简介 <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清明上河图》被视作呈现中国历史文化的殿堂级文物,却无人知道,最初它不过是一幅施工之图。文艺宋徽宗、呆萌梁山匪、良妓李师师、俊美张择端,好赌李清照……<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他们的命运和他们所在的朝廷与江湖,都因这幅画有了颠覆性的变化。 作者简介: <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宋方金,编剧,作家,诗人,脱口秀从业者<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主要作品有电影《飞》《仰望星空<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等;电视剧《新围城》<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决胜》《手机》等;长篇小说《清明上河图》《给青年编剧的信》<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逃离无名岛》等。 目录样章 一一连几天,左耳家吃的都是麦饭。麦饭闻上去香,吃起来硬。出锅时,老伴虽然总给左耳那一碗里多滴几滴香油,但左耳还是不免吃得口干舌燥。左耳便多喝水。原来左耳喜欢喝茶,开春前停了,因茶入肚后很快就饥肠辘辘。家里倒还存着一饼好茶。老伴几次拿出来欲给左耳煮,左耳都没同意。喝酒要胆气,饮茶须底气。老伴以为他舍不得,左耳却知道,自己实则早已没有品好茶的底气了。每顿麦饭吃完,左耳只一壶壶喝滚水,喝得额头冒汗,满面红光。水真是好东西,能使人变软,浑身妥帖。老伴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常暗自叹气、愣神。 有一次,左耳劝老伴道:“算了,粗茶淡饭人长寿,何况我们前半辈子吃的好东西太多,许是把后半辈子的提前吃掉了。” 老伴笑笑,什么也不说。左耳便也不再说什么。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好像以后的许多日子都会一样。 一日,清早,一股小风起自郊外,贴着地皮旋起来,打着转旋进了城里。这股小风走街串巷,时而吹散一缕烟,时而吹起酒旗招展,后来它翻墙入户,穿堂入室,正进入到了左耳家的内室。小风吹到白发胜雪的左耳老伴的脸上及头发上后消失了。左耳老伴很优雅,有岁月沉淀之美。她在熟练地缝补一件男式单衣,风吹过后她又缝了几针完工,将针卸下随手插到发髻上,又将线头剪断打结,然后拿着单衣起身走到外室。左耳在外室拿着一个粗瓷大碗喝滚烫的热水,正喝得红光满面。 老伴又禁不住嗔怪道:“家里还有一饼茶,叫你喝你老不喝。” 左耳:“留待有客时再喝吧。” 老伴:“那茶不便拿给外人喝,这你也是知道的。想喝就喝了吧。” 左耳虚应着:“哎。下次。下次。” 老伴展开手中的单衣,招呼左耳:“试试。” 左耳边往起站边脱下身上的夹袄,道:“天是暖了。” 说着伸开手臂,老伴给他穿上,抻了几下又扑打了几下。左耳自己系扣子:“正合适。” 老伴边往起卷夹袄边说道:“刚才吹进一股小风,我闻到荠菜味儿了。我去挖一篮子回来,给你包饺子吃。” 左耳不愿老伴奔波,便道:“吃麦饭就挺好的。” 老伴:“好什么呀,吃了浑身发干。” 左耳:“不干呀。” 李师师:“不干你一个劲儿往肚子里灌水干吗!在家等着。” 说着将夹袄塞到衣橱里,挎起地上的一只篮子往外走。 左耳望着老伴的背影出了堂屋又出了大门。他坐下来呆愣了片刻又站起来,走到一个立柜前打开柜门取出一饼茶,小心闻了闻,然后揣进怀里也出了门。 左耳沿着汴河南岸向东走,想找一家茶坊把这饼茶卖了,再割二两肉回来。以荠菜包饺子,须搅点肉馅方出味道,刚才老伴也许忽略了这点;待她挖得荠菜回来,势必为此发愁。若以荠菜单挑做馅当然也可以,但总不免大煞风景。左耳思忖着自己反正已没品茶的底气,不如以茶易肉来应个荠菜当令的景儿。 阳光兜头泼洒过来,入眼暖心,使人筋骨发痒。汴河中间船来舟往,两岸人欢狗叫马嘶,种种热闹在空气里流窜,恍如昔日。这茶大概也还值些钱罢,左耳虚虚地想;并不时用手按按怀里那饼茶。他知道,怀里这款茶曾盛极一时,民间不易得见。虽已时过境迁,但左耳依然无法预料它再现的后果。老伴常教导他:“小心驶得万年船。”左耳对老伴的话总是言听计从。
 |